网站建设

“智驱”背后的故事(2)

发布于:2014-05-13 14:48 作者:顺腾达 点击:

    “科技和通信领域闪电般的进步,正迅速改变着世界。”正如《世界是平的》作者汤马斯?佛里曼所述,互联网、通讯、电子等技术交相辉映般闪电升级,使汽车这一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业,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前开始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车联网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期而至。

 

    2010年,苏州金龙将IBM智慧地球的概念引入客车,这可是客车业第一次打破传统,强调人机对话,强调客车的运行可以数字化。随后,基于车联网概念的G-BOS推出,更是让整个客车行业认识到车联网对客车未来发展的重要。

 

    从进入学校就一直与汽车电子、互联网技术打交道的陈晓冰,自然比别人更了解车联网的意义和价值所在。2008年6月,怀着自主研发汽车电子产品的理想,陈晓冰从GPS车载终端开发公司开始转战客车制造行业,在大金龙担任新科技研究发展部负责人。

 

    没多久,基于自己在GPS行业三年的浸润,以及到公司后对客车的了解,他撰写了到金龙后的第一份项目报告——《金龙客车远程数据监测及客户关系信息服务CRM支撑系统》。此时整个客车行业几乎对车联网还一无所知,但熟知车联网的人都知道,Telematics远程信息处理技术,实际上就是车联网最早的名称。只不过就像计算机被电脑名词取代罢了。可以说,陈晓冰是最早意识到车联网技术在客车上应用的那批智者。

 

    正如人们常说的,上帝永远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当2011年11月,金龙决定对“智驱”开发立项时,大金龙已在汽车电子的硬件、嵌入式软件、整车CAN通信协议、车载电脑软件和终端开发、服务中心数据库设计、WEB开发、汽车控制算法方面的取得重大成果,而且这一切核心技术全部都掌握在大金龙新技术研究团队的手中。否则,“智驱”的开发不可能在如此短的半年时间内完成。

 

    还是将故事拉回到“智驱”开发过程的起点。当陈晓冰意识到借助车联网技术,完全有可能将多功率开关变成对发动机参数的动态调节的时候,他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欣喜,从公司电气部门回来就连夜疾书,撰写“智驱”的立项报告。

 

    第二天一早,受立项报告前景感染的技术总监周方明,立即拍板支持项目报告,而且态度鲜明的表示,增加各部门人手无条件支援“智驱”的开发。要知道搞技术的人最珍惜的,往往不是金钱,而是可施展的舞台和空间。金龙这种给技术人员提供开放式的舞台和资源,让技术人员有了蛹化成蝶的冲动,“智驱”就是在这种激情中诞生。

 

“智驱”系统工作原理  

乔布斯之于苹果的解读

 

    春节前,金龙中高层管理人员不约而同地收到了董事长谷涛的一份礼物——《史蒂夫?乔布斯传》。对于这本畅销世界的书籍,金龙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各自的解读。陈晓冰和他的团队对乔布斯之于苹果的解读是,让客车能够像苹果的产品那样将一切问题化繁为简,让客车的运营管理者和驾驶员能够轻松驾驭自己的客车,既方便又有乐趣。

 

    实际上,2011年一年,是大金龙在车联网技术领域逐步演变进化的一年。龙翼平台在客车上的推广,让陈晓冰团队围绕着人、车、路的用户价值体系,获取了大量与之有关的信息。

 

    正是这些海量的信息,使陈晓冰团队能据此摸索规律,筛选分析出档位与路况的关系,转速与负荷的关系,油门与司机以及与路面的关系……其实,发动机电喷技术的到来,已让客车企业解决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通过万有特性曲线得出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的性能指标,通过等油耗曲线对应的油耗率和转速区间来判断这款发动机的最低油耗率和经济油耗区。

 

    这种可以印证、对比的科学数据,使驾驶动作和驾驶环境转化出的数字格式有了用武之地。只要建立起一种模式,让司机在实际驾驶环境中的动作保持在油耗最佳平衡区内,此时的行驶状态应该能够发挥发动机最高燃油经济性。

 

------分隔线----------------------------
------分隔线----------------------------